當感性遇上浪漫

        

        041120124327.jpg  

        

        我說

        

        我說:「我看照片,總先看照片中的說話。」

        

        我說:「攝影,意識上是心中先有話想說,有了這意識才會舉機拍攝。」

        

        我說:「既然有話要說,那麼,照片能夠將這些話表達出來嗎?照片,若單倚靠主題物像,表達力祇模糊不清軟弱無力……。」

        

        單用文字談攝影,有時恐怕會太抽象。暫且放下攝影而試從音樂方面想想,樂手把樂譜都彈對了,這不是足夠了麼?不,單是跟著樂譜彈奏,即是技術再完美,這還是遠不足夠的,聽聽上一代的音樂大師的錄音:海弗滋、曼奴軒、卡薩爾、舒納貝、柯托、歷希特……,我們就不難明白,要找到樂譜中的話語,以恰當的技術將音符彈奏出來,這樣的音樂才有生命。攝影中的物象,就像音樂中的樂譜,影人就是演奏這樂譜的人。所以,照片畫面祇關注物象,就像彈奏無誤的一堆音符,空白沒生命,不好聽,也不耐聽,因為那還算不上是音樂。

        

        所以我說:「照片好不好,就看它能不能說話。」

       

        當然,論及說話這層次,我們又會在意說話的聲調語氣、節奏音韻……。就照片而言,這就等於是攝影的真正技術:畫面結構。結構畫面,就是令照片說話的技術;而說些甚麼話,那就是藝術。我常借用金庸在「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幾句心語來提醒後學:「那顯然不是在於劍招的威力,而是他使劍的法子。這等使劍,不論如何平庸的招式,我都對付不了……。」解讀物象超越物象,這就是攝影的核心課題之一,甚至不是之一。掌握好這個,輔以堅實技術,當可晉身一等高手。當然,這其中少不了要有有慧眼慧心的識貨之人才行。

        

        常與好友談攝影,這篇其實是平日閒聊的語錄。

        

        

        

        後記:在本篇下面設定的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 顯示了我一篇 2013 年的舊文 “ 沒多少人明白 ” ,文中尾聲有這麼的一段話:「攝影,我話說得不少,不過至今尚未有跟我的人,因為攝影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廣,不是幾篇文字幾次外影就可入室。」三年後的今日重讀這段文字,心裡倍感唏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1001n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