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感性遇上浪漫
天涯何處覓知音
感覺我像塊化石。
還不到老得不行的年紀,但卻已感到自己好像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時空裡,別人的事我不懂。我的事人家也不懂。朋友說我愈來愈孤僻,我不想解釋,祇道是老了,懶交際。
我不是不想說話,但在這環境,說了也是白說,人家不愛聽。好多時自我思量,是不是我把事情說得太深奧,還是自己這一套壓根兒就是錯了方向?現在,無論我說藝術,說人生,說社會,說甚麼都好,我就是沒勁。回想以前,一口氣寫二三千字「淺談」攝影,結到頭來還不是祇滿足了自己的發表慾。私下跟朋友談音樂談藝術,也總是不對調子。想來,這小老頭還是做塊化石比較恰當。
不過,做化石也不代表心死意滅。真正的熱度,仍在心的深處動盪。那熱度,就是心底的一份愛。但這不祇是一份愛,更是半生以來情的種種,沉澱下來,或風或雨,或花或月,或盪氣迴腸的旋律,或斷人心絃的詩篇,內裡,總是縈縈繞繞,苦甜混雜的內心深處的滋味。不過,縱是百般千般滋味,又可以跟誰人說?想詩人有句:「心有靈犀一點通」,美則美矣,但誰箇可以如斯幸運?
日前聽了(或許應該說是發現了)Vito 演奏 Viotti 第 22 號小提琴協奏曲,美得不可方物。這唱片一直在我的唱片收藏中,因為想聽 Menuhin 而發現同片中的這曲。又因上 YouTube 聽 3 Degrees 而聽到了李香蘭「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戰前版本,當中最後四句,表達方式跟後來重錄版本大不相同,聽了三次,淚水也因這四句而禁不住的灑了三次。後來查閱手上唱片,才知道我還是幸運的,因為我早已買下了中國唱片(上海)公司的一套「上海老歌」,全集是由1944年或之前的百代唱片的錄音復活過來的,當中就有這首感人的演繹。有寶若此,我能不感動嗎?
隨著樂聲的迴盪,心也飄到遠遠的國度。想起李香蘭的《恨不相逢未嫁時》:「你為我留下一篇……春的詩」,的確,愛就是這樣,愛應該是這樣。樂聲漸細,千言萬語,喜悅,思念,神迷,心酸,能予誰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