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        攝影漫談

        

        

        我愛阿菜

        

        提起攝影,我就露出好色的本性。我承認我好色。不止好色,而且是非常好色。當然,我說的色是指畫面上的顏色,也就是鏡頭的顏色。

        

        記得三十幾年前我得到第一份教職,省下餘錢,買下首部相機,Rollei 35,一部很可愛的小型相機,裝備了出色的 Tesser 鏡頭,那時還未有 Sonner 版本呢。

        

        我買 Rollei 35 是虛榮心作祟,在此之前,我的攝影經驗祇局限於課室和不出五次的外影實習。以這樣的經驗,怎有可能了解 Tesser 鏡頭的好處?

        

        過了幾年,月薪多了點,心又癢起來,眼見 Rollei 發表新 SLR ,心大心細,擔心鏡頭太貴,下不了決心,拖拖拉拉的又過了幾年,SL 35 停產了,新的 SL 35 ME 並不討好,對這黑黝黝的大牛龜更沒購入的動機。        

        

        不過世界是會變的。SL 35 ME 改款成 SL 35 E ,一款外型斯文靚仔的電子化相機。不過我與亞菜的邂逅,與 SL 35 E 並無直接關係。愛情從來都是這樣的,來時如春霧,要出現的,總是在不知不覺出現在眼前。亞菜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枚 85mm Sonner 人像鏡,我見它價錢便宜(相對的),加上令人無法抗拒的品牌地位,令我乖乖的掏腰包付款,其實那時SL 35 E 還未上市!

        

        有鏡頭但沒有相機,我這攝影友也算荒謬。不過,SL 35 E 沒多久便面世,我也開始建立我的相機系統。幸好買得早, Rollei 的菜鏡沒多久就加價了。第一次加價加幅不太大,祇加了 250%,他奶奶的。其後 Rollei 還加了兩三次價,到最後 Rollei 的菜鏡於我已是天價,幸好我有消息,我在這兩浪加價潮之前已添置了我所需的鏡頭,有兩款我愛用的焦距更多買一枚作備用。真是年少無知。

        

        有了坦克大炮,我卻沒有像一般影友般的上山下海的去獵影,祇是趁假期才出郊外走走。我拍的是正片,即幻燈片,貪它顏色準確。為了準確地重現幻燈片的畫面,我將住所廳中的牆漆成白色,用 250watt 的幻燈機播映(一般幻燈機是 150 watt),我還改用特設的光學玻璃鏡頭,這一切一切,祇是為了將拍攝準確還原。

        

        在我開始拍幻燈片的時候,有個朋友經常來我處交流。說實的,我廳中那五呎大畫面對任何鏡頭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朋友常帶他拍的功課過來交流,有時也會帶同其他朋友過來,這令我有機會看到其他品牌鏡頭的顏色和表現。在這十多個年頭間,我才真正了解我的阿菜。如果一定要我說我的感受,我會說阿菜是超凡的,尤其是顏色的層次和微細細節的表現。阿菜的好,是那種會令我會一生相依的好。阿菜從沒令我失望,阿菜令我可以安心地拍攝,阿菜不一定是天香國色,但阿菜的出現往往令得其他看似出色的鏡頭缺點畢露。

        

        阿菜,我一生所愛。能不愛她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1001n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