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感性遇上浪漫
“ 小老頭在吃早餐 ”
這是一幅今早拍下的照片。
朋友或許會問:「你拍的是甚麼?」,又或「這照片有甚麼特別」、「是甚麼吸引你拍這照片?」這樣的問題問得太對了。如果我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那我根本沒條件去按下快門:這是我對攝影的一種信念一種執著。然而,這樣的問題卻不該由我去提出答案。答案該由提問的人自己去從照片中找出來。不過,照片的標題已披露了答案的一個大概的輪廓。
了解任何一件創作,無論是一首詩、一幅畫、一件雕塑、或是一闋樂章,出發點都離不開接收、觀察和思考。記得我小時讀 “ 琵琶行 ” ,印象深刻的句子當然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到大一點時,我又覺得「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很有感染力。直到今年重讀這詩時,才懂得用心去看這詩的序,也用心的去理解詩中的每一句。到此時,我看到了以前我看不到的東西;不是我以前看不到,而是是那時的我並不具備這個能力。如今,給我震撼的已由一看就明白的「大珠小珠落玉盤」轉到較少人提及的「轉軸撥絃兩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這樣的句子上。
見識少總是局限接受力的主要因素。少時,我見識有限,不能理解為甚麼會「未成曲調先有情」「如聽仙樂耳暫明」,祇道這是文人多大話,是詩人營造氣氛詩情而推敲出來的句子。到現在,對音樂懂多了些,知道甚麼是音色,多讀音樂家的文字,多聽了偉大的演奏,這才了解到詩人寫的這種音樂境界究竟有多高。超級高手在兩三下調絃試音已表現出驚人的音色層次(沒這經驗?無妨,可找張 Horowitz : The Last Romantics 的影碟,聽聽 Horowitz 在 Steinway 地庫揀鋼琴時那段試音片段及在家中錄音時調琴後的試音片段,即可明白這種感覺。),而詩人也有這樣的音樂造詣欣賞到這音色和寄托在音色裡的撥絃人的心境,所以才成就了這句「轉軸撥絃兩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與「轉軸撥絃兩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相比,「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美雖美矣,多看幾遍則不免有流於表面皮相,少了點意境的感覺。
從詩詞轉去看繪畫。中學時期的我奉西洋畫而輕國畫,總嫌國畫畫得不像。這就是我的見識不够。就是看西畫,我也不懂要看些甚麼。到底莫奈的「日出 . 印象」好在哪?到底米勒的「拾穗」又好在哪?我都不懂,祇知道西畫又美又像真,真得像照片。直到好多年之後,才明白到繪畫要看的,不祇是畫面和技巧,還要看畫家為何選擇這題材,他如何表達這題材的內容,他畫這畫的目的是甚麼,他對繪畫的理念是甚麼。原來,任何一件真摯的作品都是創作者的一篇宣言,告白著他怎樣看這個世界、怎樣理解這個世界和怎樣感受這個世界;他透過他的作品告白著他的理念、他的內心、他的人生,那怕是一息間的感情,一息間的事物,那都可以成為他的藝術語言,融載到他從事的媒體上。可惜到我知道這些時,我已錯過了好多美好的東西。
說回上面的照片,小老頭在吃早餐?畫面上沒見到有小老頭啊。有的。這照片是向著一面鏡牆拍的,也就是說,在鏡牆的正中央那人該就是 “ 小老頭 ” 。那麼,小老頭該是在吃早餐才對。說得沒錯,這小老頭本該是在吃早餐,從照片中的確可以看到他桌上放有一盤早餐。那麼為甚麼他不吃早餐而轉身拍照呢?叮!這就是核心問題了。是怎樣的一個人,會在早餐時間置食物不顧而轉身拍照呢?……一連串的追問,可以將觀看這照片的人一步一步的帶引到拍照者的內心。
不是每個愛攝影的人都看重內心。更多的影人更看重畫面。對 “ 小老頭 ” 來說,這不經意映入眼簾的畫面視覺上的確有著一些足令他放下早餐拿出手機拍下情影的元素,雖然這不是甚麼美景。但巴爾松的照片也不是追求美景啊。這照片畫面看來很雜,不過細心觀看,照片的四邊是由四個顏色組成:紅、黃、黑和白,祇有畫面中間才有一些室外而來的綠色,但也沒有對畫面造成甚麼損害。畫面隱約呈放射性,這也多少將雜亂的細節加以點點統一。畫面的深度分為三層:面前的實景、鏡中的反影、與及室外的景物。這種多層式的畫面是我喜愛的,因為它能提供更豐富的現場訊息,更有力的激發觀者的感覺和情緒。不得不提的是,這照片其實包含了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不是偶發性):左上電視螢光幕的顏色是碰巧出現的,沒這顏色,畫面就要打大折扣;右面女士的紅帽是制服,卻碰巧配合了左面、右上和中左下方的紅色,而她的手也剛巧作出平伸的動作,這動作助長了畫面的放射性。雖說這些因素並不能令這照片成為一幅漂亮的照片,但在另一角度而言,這些因素卻保障了照片不致流於失敗。
寧可拍照而置早餐不吃,這是個怎樣的小老頭?寧可在白痴平板上寫攝影而甘願挨肩酸眼澀,這又是個怎樣的小老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