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            攝影漫談

        

        閒說題材

        

        題材,是攝影活動的土壤。沒這土壤,恐怕不易孕育出百花齊放的攝影創作。

        

        找題材,不易但也不難。不要以為專業攝影師會為找題材而苦惱,他們一早就有了特定的範疇和專題。參加攝影會的影友在這方面也沒太多煩惱,攝影會有極多攝影活動供選擇。哪些人會愁沒題材?不知,但我們身邊總會有為找題材而煩惱的人。

        

        朋友問我有沒有為找題材而煩惱過。哈,怎會。我想我還算是個順天應命的人,沒題材,乾脆放下相機好了,又不是要交貨交卷,強求甚麼?

        

        其實我不只不會為没題材而煩惱,我甚至不怎理會 “ 題材 ” 這東西。朋友說我自相矛盾,明明說題材是創作的土壤,現在又說不理會題材。我笑著說可能我是浮萍,水生植物,怎會需要土壤?當然這是說笑的話。記得當時我問朋友記不記得李清照的武陵春,朋友一字不漏的背了出來:「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又恐雙溪蚱蜢舟,載不住,許多愁。」

        

        朋友問我,攝影題材跟這詞有甚麼關係。我說怎麼沒有?我問朋友這詞中有多少是寫物象的,朋友想了一會,就指出風住塵香花盡,還有日晚倦梳頭。朋友問我欲語淚先流和聞說雙溪春尚早算不算,我說這不是文學考試,這刻暫且不用深究。我要說的是八句詞中,一半以上的文字都不是寫物象,而寫物象的,如風住麈香花已盡,卻都只是最平凡不過的事物。這詞啊,是借物寫情。沒有情,物象就變得空虛蒼白。我跟朋友說到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詩強說愁。」希望朋友明白,其實有時也不用太為題材擔憂,日常平凡事也可以是很好的題材,看你怎發揮而已,李清照的武陵春不是很好的例子嗎?反是不要淪為為賦新詩強說愁就好了。

        

        攝影,好多影友都放眼於物象的形體,所以突出的題材就成了他們的攝影的命脈。某次我與朋友在郊區看到荷花初開,可是上天作弄,這時卻烏雲驟至,風雨欲來。朋友因拍不成亮麗的荷花而感到可惜,我說風雨前的荷花別有味道,沒聽過風翻荷葉嗎?那次朋友拍得很開心。畢竟,有多少影友會去拍風雨前夕的荷花而又能拍出其中味道呢?其實,「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多諗幾句詩,多看幾幅畫,多聽幾個樂章,世界就不一樣了。

        

        從形體到浪漫,這是我對攝影的感性理性並重的取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攝影 題材
    全站熱搜

    otto1001n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